来源:证券-红岸工作室搭档网
8月27日-29日,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业绩说明会,美银证券、中信里昂、摩根士丹利等超200家机构参与。公司董秘、CFO王焕欣,副总裁杨新辉,董事长助理、投资总监Rick MI接待了来访机构,并就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、端侧智能产业布局等进行介绍,并回答了机构提问。
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,各业务线与区域表现亮眼
2025年上半年,伴随人工智能产业浪潮,中科创达凭借在操作系统和端侧智能领域的投入,实现营业收入32.99亿元,同比增长37.44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58亿元,同比增长51.84%。分行业来看智能软件业务线营收8.41亿元,增长10.52%;智能汽车业务线营收11.89亿元,增长7.85%;智能物联网业务线营收12.70亿元,增长136.14%。分区域来看中国区营收17.42亿元,增长12.96%;欧美、日本等海外地区营收15.58亿元搭档网,增长81.41% 。
公司表示,2025下半年将巩固优势,坚持端侧智能核心战略,深耕AI定义汽车、AI终端智能机遇,同时大力开拓全球市场。
端侧智能产业多点开花
在大模型和AIGC技术迭代下搭档网,公司升级为操作系统+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提供商。AI手机:深度集成人工智能功能,随操作系统和芯片技术升级,端侧运算更快,多数智能场景可在手机端完成。智能汽车:中央计算的AI原生整车操作系统——滴水OS融合AI大模型技术,赋予汽车自主交互决策能力。如端云协同的AI座舱解决方案,实现500ms级语音反馈等功能。公司还与面壁智能战略合作,提升AI座舱交互体验,并与车厂合作创新,结合端侧与云端,提供全场景人机交互体验。此外,公司推动智能汽车向交互深度一体化的移动智能空间进化,在语音意图理解、多模态感知、增强现实技术、用户记忆功能等方面积极探索。物联网业务:已形成行业手持终端设备、智能视觉与边缘计算等垂直品类与场景。基于端侧智能和操作系统积累,打造AIoT平台。同时加速智能硬件创新,部分产品虽处于调研、原型开发或量产前试点阶段,但随产业发展有望实现规模化量产。公司还通过新组织推进创新业务,如机器人公司发布两款AMR机器人产品,并在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地项目。
问答环节聚焦业务驱动力、商业模式等
智能物联网业务驱动力:公司将多种技术在操作系统层深度融合,形成AIoT平台,该平台由三种组合构成,依托操作系统和软硬件通用模块技术,为企业提供全价值链赋能。物联网业务垂直品类与场景多样,多样化手持终端设备及端侧智能融合创新品类是平台发展的推动力。物联网商业模式:以软件为核心提供软硬一体产品销售,包括软硬件一体化产品、设计服务、软件授权等。随着端侧智能应用,物联网智能硬件中软件价值将提升,公司凭借技术优势满足客户不同需求。舱驾融合影响:舱驾融合需深度融合AI大模型技术,在中央计算和端云结合层面奠定技术底座,提升端侧算力,优化大模型运行效率,推动汽车智能化进阶。滴水OS在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方面实现超真实、超智能、超个性三大突破。合作解决方案:公司与火山引擎合作推出端云协同的AI座舱解决方案,提升座舱交互体验;与面壁智能战略合作,共同打造下一代AI座舱交互体验,推动智能汽车大模型应用升级。T2M整合优势:T2M在安卓操作系统研发及客户资源方面有优势,公司收购后可提供一站式服务,双方将共同服务前沿行业客户,形成双飞轮增长引擎。人员与费用计划:公司以打造活力团队为目标,根据业务和技术战略布局高效部署人员。费用方面,坚定前沿技术投入,同时通过提升人效、优化流程控制费用。AMR机器人领域:公司移动机器人产品在潜伏型机器人等三个场景快速发展,将在物流及制造业深耕,结合AI实现资产协同。2025上半年已在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地项目,销售及服务网络覆盖国内外。海外市场发展:公司坚定全球化战略,凭借市场和供应链优势,以及多元化实践形成整合实力和交付能力。研发团队遍布16个国家或地区,通过“全球化+本地化”响应客户需求,为出海企业提供支持。
声明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,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。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,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,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、不完整、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,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biz@staff.sina.com.cn。
点击查看公告原文>>
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